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山區修行紀事













最後這張照片,我一直把它拿出來。
我說:「然後,天空將更加晴朗。」

所以才把它送給妳。也順便,送給有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

雲霧掠過,層層疊疊,但最深處依然晴明....
這不只是希望,我是這樣相信著。



禁止自溺。山區修行紀事。我寫。
---------------------------------------------------------------------------------
那天,像海一般的藍。讓我得以靜謐...我提醒著自己別急,記得看天看雲,沉穩地前進就成了。

這是在山區最大的收穫之一。

然後,處理好生活機能...那是,洗好上百個碗盤,裝了瓦斯--那照片裡是在三義的第一杯咖啡,沒有瓦斯可燒了一個多小時的水才沖出來--然後,修理電鍋..它終究還是得拆開來用手動。

接著就是那樣,整理幾天的環境,勞動,閱讀,做菜,聽音樂,看天空,排棋。這樣過了三週。

.....說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修行嘛,要說是去當宅男也成,跟人說起來,不就是那麼回事罷了?簡單並不特別的生活,就這樣。說多了只有顯得囉唆而已,沒有意義。

形而上的變化才是修行的「行旅」。


不廢話,僅以此誌,別忘了。記得那些.......。





註:那兩張照片,奇怪的裝置是....整理環境時順手做出來的,木像牌水上摩托車.... 只是好玩罷了,我玩得很開心~



艾蜜莉快照


Amelie快照
三義用剩的底片拍的
只是炫耀。我家孩子很美吧!

草山靜坐

上草山,假日,人實在是多。
草山美好,遊人聚集是本當如此。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但是,被柏油路切割開的山...觀景平台,車陣,人群....
沒什麼好抱怨的,但,這種時候,總替草山感到惋惜。

這是一座被人類完全馴服的山。

她的生氣,她的能量,幾乎都被人規範住了,不似「野生的山」那般赤裸裸地襲人而來。

這種時候....變得很難去說喜歡或討厭了。
只能說惋惜...
台北,還有沒有沒被馴服的山?

草啊,樹啊,兀自生長著,日光依舊,只是這裡的原生,無可奈何地配合屈就開發吧。

我在竹子湖前的觀景平台上,
俯瞰台北市,房舍密集,煙霧瀰漫。 

寧靜平和。 如果我能飛....

我想躍出平台圍杆,從這裡朝城市上空劃破,盤旋,飛翔。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狂人日記真實版──《塑膠鴉片》讀後…



一晚,讀著《塑膠鴉片》第二章直至凌晨,潸然淚下……

  那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一個不知邊界在哪的,極似學校或訓練所(這兩個地方其實差不多)的地方,有教室,有走廊,有餐廳,沒有對外窗和出口。
  餐廳裡散發出香味,很多人在裡面喫著。架上排著美麗的麵包,廚房裡煮著香濃的湯,人們像慶祝什麼似的(或是一種儀式?)來到餐廳用餐,噢,美味的食物呀。但我知道有哪裡不對勁。
  夢中的鏡頭暗示著我,那麵包裡似乎包藏著一隻手,香噴的表面隱約透出五個尖點……廚房料理著的湯,似乎我看到血的顏色。但沒有人察覺。很香,食物美味的餐廳,大家都在喫,沒有人察覺任何異樣。
  離開餐廳,一個第三世界的,黑皮膚的小女孩跪坐在長廊。一個老師(亦或是我?)看到了她的斜後背,快步跑了過去。「你怎麼了?還好嗎?」夢中的鏡頭轉至她的正面。
  
  我看到一個斷掌的小女孩,她的頭沒有接在脖子上,失去手掌的肘,斜托著臉頰,留著淚……她說,好痛,我好痛……。
  
  這是我的夢,剎那間我太驚訝了,以至於無法理解這個夢的涵義和透露出的語言,直到我想起那晚剛看到《塑膠鴉片》裡關於銀行協商機制的幾個故事。叫人去死的協商機制。
  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對待他們?有誰有這個權利這麼做?超出苦主還債能力的「最低每月償還金額」?這是我第一次讀一本談論現狀和(社會)制度的書讀到憤怒悲傷至落淚。原本就對銀行不抱好感的我,儘管未曾將卡奴簡單地視作過度消費者,但也直到讀了這本書才發現現實竟是如此荒謬,彷彿魯迅筆下的狂人眼見的世界──現下他的焦慮向我襲來──喫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喫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喫了,可仍然是喫人的人的兄弟!而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喫了我妹子的幾片肉……!於是乎,有了四千年喫人履歷的我,當初雖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摘自《狂人日記》)
  早已厭倦談論資本主義或是什麼「新自由」云云,不論什麼樣的社會制度,若是立基在一個不相信人的前提上,荒謬和壓迫永遠都會發生吧。如果那些放高利的布爾喬亞願意學習鄉村銀行,多少更相信人一點……書中法扶律師陳雨凡先生這話還是說的好──「銀行若不殺雞取卵,雞會替你生蛋!」
  《有閒階級論》提到人的「攀比」心理,交疊上了消費心理和雙卡的陷阱,事實上,我們都是卡奴,我們也都是銀行,這原是一體的兩面──不,該稱作人性的多面性吧。不相信人而提出高利門檻「降低風險」,或是不小心踏入了資本遊戲的陷阱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可能性。但是,我寧願說,也寧願相信我們也都是「查巴達」(見《蒙面叢林》,吳音寧著,印刻出版),能夠從「不理解」和問題、錯誤中學習。《塑膠鴉片》提供了一面透視的眼鏡,清楚地點明了問題在哪裡、可能的解決之道和其他國家的經驗/台灣這波風暴引起的社運經驗,在在都是珍貴的資源,值得我們從中學習──不管身處在哪個社會位置。
  
期望有更多關心社會的人能夠讀到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