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這次去台東,不知去了幾天。
在山上朋友家住了幾天,接著在海邊住了兩晚,想著要離開塵囂洗洗心靈。只是沒想到在海邊生活是那樣辛苦。對阿庚來說可能沒什麼,但是經過這兩天,發現我終究還是個都市人。
你說我不是之前還去環島?住帳棚?野炊?
是啊,但那是截然不同的事。之前我的帳棚搭哪?幾乎都是在學校裡,廟宇裡,涼亭裡,平坦的海邊、橋下;野炊?我有帶米,帶醬油,帶油帶鹽。騎著腳踏車怎麼說都還有個交通工具,並且那甚至是個身分。
身分?怎麼說?騎著腳踏車帶著一堆行李,別人怎麼看一眼就知道你在做什麼,那是個「正確的」生活方式,乘著空騎著單車環島。那是個很好用的保護色。但是當你只有一雙腳,什麼都沒有,看來也不像個觀光客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這次的遠行我什麼都沒有。沒有保護我的鐵馬,沒有鈔票,沒有醬油,沒有鹽,在朋友家借的一點米,一個鍋子,沒有炒鍋沒有油,我們把什麼都減到最低限度了。接下來就辛苦了。海邊有之前搭好的木頭棚子,用漂流木架出來的簡單的屋頂,屋頂還是空的,左右沒有牆。找了草隨便鋪一鋪做成簡單的屋頂。野炊,第一晚蒜頭薑土豆加米,胡亂吃一吃了事,那是剩下的一些乾糧。晚上睡在棚子下。
那海是礫石灘,大大小小的石頭,組成個大片的按摩床。痛得要死。晚上睡覺,後來阿庚來看我們,把我們叫醒。他說在那睡會著涼,醒來的我打了幾個噴嚏。沒錯,冷的很,我們太嫩了。移到火邊睡,添了幾根粗柴,找了大木頭來當擋風牆,就這樣在木頭背面睡了一晚。
早上,大約十點以前,如果是晴天,海邊馬上就變成灼熱的地獄。睡了一晚的隔天剛好是晴天。這種海灘沒有螃蟹,前一天的傍晚退潮時只撿到二十幾隻小指節大的螺,根本填不飽肚子,這天天晴,蛙腳潛鏡呼吸管海膽鉤裝備好,下海找了一個多小時的食物。沒有。近海好拿的東西都被吃光了,這裡是阿美族的聚集地。阿美族的個性是這樣,下海找東西,不管是不是夠吃了,不管東西會不會太小,全部能拿的盡量拿。久沒下海加上對這邊的海不熟悉,我沒有游出海岸線100公尺。這個範圍內,海膽兩隻出生沒有很久的,不想動牠們,一個多小時下來成果是三角螺大約十顆。還有一半是小隻的。
累得要死,還是有魚槍會好一點。海邊的食物對我們兩個菜鳥來說,太難了。特別是在台東的海。如果在九棚或蘭嶼,只有這樣的裝備大概就可以吃很飽了。
在海邊食物短缺,我一整天幾乎都在想吃的事情,還有住的事情。冷,熱,風,火,光是這些事情就讓自己閒不下來。快要沒有米了,我們上馬路去找商店。吃個炒飯,然後買麵。找條山路進去找野菜,豐收。還吃了水果。
途中有個插曲。在一家咖啡店問路的時候,令人厭煩的對話。我們被質問住在哪裡,並且他強調別人的地不能隨便去住。
簡單說明一下,那家咖啡店在加母指灣,那是個這一陣子被財團買下的海灣,風平浪靜,適合釣魚跟海底採集。我不知道那間咖啡店跟那個灣到底有多深的關係。
海邊。
所以這是你們的海。我不知道我們住的範圍究竟算不算在那裡面,我想有一段距離。但是,既然設了個前提,人家的地不能隨便去住,那麼難道大家的海就可以被佔起來收錢?......罷了,他們不聽的。
回程的路上似乎那個咖啡店的神經病攪的吧,我們被警察盤查。住哪邊?爲什麼住那邊?哪裡來的?身分証看一下?沒有工作?
哇靠,我有沒有工作關你屁事?住海邊不行?
那晚我全身痠痛,下海加上睡石頭。並且全身發癢,半夜起來到馬路邊的水源去洗澡。後來才知道大概是在海裡擦到什麼海草,全身起疹子。當晚在石頭上鋪了草,還是忍不住搭起帳棚,海風吹久了還是令人難受。
這次的遠行讓我有跟以前不同的體悟。從前我總喜歡說自己在流浪,或是「出去流浪」,以為沒帶多少錢,帶個帳棚,出去久一點的時間,不待定點就叫做流浪。我錯了。
不管怎麼說,只要還有家要回去的,那就不叫流浪。甚至更嚴厲一點地說,只要身上有錢,把錢拿出來花的,那就不叫流浪。因為根本不需要擔心生活的各種難題--吃飯,睡覺。就算方式再另類,怎麼說都只是在旅行罷了,要說得好聽一點的話,充其量只能說是在體驗生活。或是轉換生活模式。我是這樣子的。不管去多遠,去多久,我終究還是要回家。就算出國弄間房子住吧,那還是一個家。有家要回的流浪不是流浪,那只是個浪漫化的名詞罷了。
況且流浪一點都不浪漫。
完全不浪漫。真正的流浪是什麼?那會有許多的問題要解決。生活的問題,你要怎麼吃飯?你要在哪睡覺?哪裡待得舒服又不會被趕?人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那樣心胸開闊和善的,有多少人會瞧不起你?給你白眼?不真心的相處?質疑?
真正的流浪是很辛苦的,這些問題都必須解決,錢的問題也一樣,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一個流浪者必須去面對的。
於是我不再對流浪抱著浪漫的幻想,當你餓得要死又找不到食物,被人趕被警察盤查,所有浪漫的幻想都變得不切實際。以前的我的流浪,不過是低成本的深入旅行罷了。現在的則是切換生活模式。 突然我對流浪漢們肅然起敬。 不過在城市裡是比較容易生存的。
但是切換生存模式是重要的,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待太久。我問阿庚:爲什麼蘭嶼的人們這麼封閉?生活似乎現在一團泥裡?那裡的海明明那麼美,自然環境條件多好?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 在環境好的地方,人的心胸會很開闊,討海人的個性就是如此,不拘小節。但是在這樣的地方,人的視野卻變狹窄,拘泥於環境,拘泥於社群。而在城市裡是相反的,人的眼界開闊,可以閱讀到很多的資訊,知道現在發生的事情,知道新的想法與潮流,卻困在迷霧中,心胸狹窄並且故步自封。要如何調適?要如何使自己更加進步?除了適應生活之外,調整自己的生活也是必須的。
旅行總有它的意義,要如何讓自己繼續前進?啊啊,廢話多說了,多講的,浪費自己的體力。 別把流浪浪漫化......過生活吧。
別誤會,這趟遠行是快樂的,做了些事,沉澱,等照片洗出來再傳上來。
2 則留言:
我的畢業製作到最後階段了
接著也有一堆的計畫想做
與其說計畫 不如說是想做的事情比較恰當
對了 4/14附中校慶你會回去嗎?
對於環島有滿多事情想問你的
問問你的經驗
順便碰個面 或許言不及義也無謂的談話 哈
有些羨慕你對於"生活"這件事情
有如此深入而且正視的態度
而這樣的態度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要去做的
校慶啊...其實我不是很想回去,我不太喜歡那種活動的場合,我比較喜歡在平時回去。
不過我也蠻想找個時間跟你聊聊的。
有些時候我倒痛恨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特別是再狀況不好的時候。越是執著在本質的問題,越是在乎答案,越是挖掘邏輯,其實經常讓自己更加地痛苦...如果一個人悶著頭想的話,有時候是件危險的事情...甚至會越來越悲觀。 一直正視著一團迷霧一片混沌,挖掘出來的,映照出來的,總是令人難以忍受的答案,或是無解的大哉問。
我想找人討論,我想找人行動,我想找尋跟我一樣瘋狂的夥伴。可遇不可求。但是我討厭這樣的結論...
約個時間吧?想再找個時間去挪威坐坐,看你畢制什麼時候做完,這種事情我總是沒辦法記得太清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