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不要讓愚行延續到下一個百年

西元兩千年,人類意識到石油將會燃盡,於是開始焚燒農田,以繼續向大地和陽光搾取能源。溫室氣體仍持續排放。請記住這件蠢事。

  糧價危機,世界貿易,新自由主義──WTO,亞太自由貿易,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歐盟(諸如此類)──生殖能源,農業工業化,石油。我想搞清楚這些事的關聯。這是很大而且複雜的題目,而且找的資料不足,所以下面寫的大部分是我的假設和推論。

  生物能源(如玉米乙醇或棕梠油提煉的人造油等)在這幾年開始被視為一項顯學,成為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後工業革命」的救世主。

  請稍等一下。

  讓我們先把上面那堆看似無關的東西結構起來。再說一次,這是我的假設和推論。參考的依據是有,但是散見於太多的地方,暫時無法蒐集完全……


(已開發國家)高科技農業

    |

    |      (新自由主義)

  農業生產---------------------->糧食

    |        |

    |        |   (新自由主義)

    |        |---------------------->生質能源

傳統勞力密集農業(開發中/未開發國家)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結構,在這結構背後的是石油(食物里程)和糧食消費。

  
  讓我百思不解的是,全球糧價上漲,應該會對糧食出口國產生實質的助益(包括以農業為主的貧窮國家),但,事實顯示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問題出在哪裡?

讓我們先稍微看一下農產品貿易的現況──我看到了一個驚人的數據。

 水稻、小麥和玉米既是最主要的穀物產品,也是世界糧食生產和貿易的三大主要產品。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個表。

1 2001年主要穀物出口國出口穀物數量  (單位:kt)

國家

稻穀

小麥

玉米

雜糧

阿根廷
澳大利亞
加拿大
歐盟
美國
中國

總和
世界總量

363
618
0
264
2541
1847
5633

24442

11396
16682
17351
15225
27845
220
88719

103480

12229
0
115
266
48192
7276
68078

76408

13016
4631
3560
8106
55164
7296
91773

103869

資料來源:USDAGrainWorld Markets and Trade 2002612
註:中國小麥出口量取自農業資訊網

更完整的資料請看這個網站

  可以看到,除了稻米之外,以上幾個主要出口國幾乎佔有了絕大部分的糧食貿易市場。其中又以美國為最。唔,這倒有趣。

  美國仗著農業科技化的優勢以及闊綽的農業補助金成為農業出口大國,並且仗著強國優勢在世界貿易組織中呼風喚雨,顯而易見,大量生產的平價農產品理所當然地限縮了其他國家的農業生產。所以糧荒是從這來的。當大量的小麥和玉米轉而成為更高價值的生質能源,加上飆漲的油價,重度仰賴進口糧食的國家當然會吃不消,而且是立即的影響。

  但問題還沒完。為什麼糧價上漲,東南亞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為何似乎沒有受惠?暫且先排除稻米最大出口國泰國,如越南、菲律賓、印尼、緬甸、柬埔寨等?如果照最簡單的經濟邏輯,進口糧價上漲,對於這些國家的本國農業應當有相當的助益?就算農民不因此大賺一筆,至少國內的糧食消費也會轉向內需市場而形成基本的供需?但是在《榨出血汗:亞太自由貿易的代價》這部片裡(請見鐵馬影展簡介),呈現的狀況並不是這樣。在這裡,我看到的是,只有泰國的農民處境勉強較好,其他國家還是很慘。這不是說說就算了,那是一半以上的人仰賴農業維生的狀況。全球糧價上漲,他們似乎還是寧願棄置農田,在貧民區裡作資源回收,為什麼?

  我依然只能做假設。現在來做一個更大膽的假設。新自由主義打開了國家的壁壘,讓世界市場強勢改造價格,並且改變弱勢國家的產業結構。這個假設經過簡化的結構是這樣:

  傾銷進口農產品---->影響國內市場價格------>降價競爭(儘管農業是主要收入)--->不符成本----->貧窮----->更加依賴進口農產品------>傳統農業式微

  於是來不及做任何轉型的國家只能任由強國擺佈,而以泰國的例子來看,依然我還是做個假設:只有出口才能夠賺得到錢。(不是嗎?如果國內有七成人口低於貧窮線)於是通過這幾個假設,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圖像正在發生……那是,吃飯這件事,漸漸也變成有錢人的特權….

  先推到這裡,現在回頭來看看生質能源和高科技農業。

  這兩者的種植,都是對土地的破壞。高產能,低勞力,低風險,賠上的就是環境的代價。要達到這些利益需要的就是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基因改造作物等等。需求不斷增長的生質能源一邊搶著人的食物,一邊燒著雨林,擴大種植面積。

(關於生質能源,請見參考資料環保╳我們該暫停生質能源生物燃料非解決氣候變化出路生質能源的允諾與失落

如果你懶得再看三篇長得要死的文章(其實沒有很長),這裡概述一下。

  每生產一加侖的玉米乙醇,就會消耗掉1700加侖的水,並且需要使用大量的氮肥。(汙染溪流與海洋外,同時製造氧化亞氮──溫室氣體之一)

  每公噸的棕櫚油背後代表著33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石油的十倍,主要來自過度開墾林地。

  我討厭危言聳聽,請自己思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生質能源也許原本是個還算不錯的主意,當它侷限在過剩的糧食或是回收廢棄物等。但是石油中毒的人類似乎更傾向於不要吃飯來換取燃料,破壞環境以換取能量。汽油燒完了,繼續焚燒食物,怎麼想似乎都不是個好主意。

  我還是無法把這些所有事情的關聯做出來(當這麼做的時候似乎必然簡化或失準),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至少能夠提供一些資訊和推想,停下來想一下,或許也能引起更多的討論,或著指出我的謬誤。

我們能做什麼?

自己去想。我也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